汕尾建港史略

八卦海丰 2017-06-23 21:31: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丰古南越地,枕山而襟海,鱼盐之利,昔衣食乎邻封农桑,俗称沃壤焉”。这是清康熙六年,江南宣城举人海丰知县阮仕鹏在任三年后对海丰的赞誉。

   “丰古南越地,枕山而襟海,鱼盐之利,昔衣食乎邻封农桑,俗称沃壤焉”。这是清康熙六年,江南宣城举人海丰知县阮仕鹏在任三年后对海丰的赞誉。然而,海陆丰地理位置之显要,天然港湾之优越,发展历史之悠久,鱼盐资源之丰富,则首推汕尾港。是以汕尾历来有“状元港”、“小香港”之美称,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列为重点发展的广东四大渔港之一。纵观汕尾建港之历史,比诸有千年建港史的甲子(石帆)港、碣石港、鲘门港、大德港、捷胜(茅埔)港、鹅埠港等为短。汕尾正式建港,距今仅二百余年尔!然而其发展之速,财富之盛,则上述诸港瞠目其后,为华南地区近代发展较快的新兴城市之一。本文尝试对汕尾建港及开发的历史过程作一探索,以便就请于方家指正。

一、汕尾港溯源

    汕尾建港虽仅有二百余年,然而其形成则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据新中国成立国前后在汕尾地区进行过考古挖掘的英籍神甫但尼尔·芬氏(DanielJ·Fim)、意籍神甫麦兆良(R·MQglioni)以及中山大学的杨成志、雇铁符、莫稚、杨豪诸教授考证,距今3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在现汕尾地区的蜈蜞坑、埔上屯、下洋、石脚桶、祯祥等树落附近均有先民活动的大量遗迹。雇铁符先生在其所著的《海丰先史遗址探检记》一文中说道:民国31年2月16日—3月15日,他和杨有竞教授在离海仅有200—400公尺、海拔高仅数米的祯祥、下洋、埔上屯的沙丘上,发现了大量的夹沙陶器和石锛、石斧、石凿、石网坠等刮削或磨光的石器,并发现了生产夹沙陶器的窑址,足资说明汕尾地区在远古时,就有先民在进行生产活动。这群海边的有群部落有发达的手工业制作技术,制造了数量繁多的石器和陶器,服务于当时渔猎生产和生活。不过,现在的汕尾市中心在那时尚是一派汪洋大海,而风山、牛头港、坎下、屿仔等高埠地带则是茫茫大海中的岩礁岛屿,今海蚀地貌依稀可见。

    唐宋时期,汕尾海湾(品清湾)是一片波涛翻卷、鸥鸟鸣叫的圆形海湾,仅有屿仔山、凤山、鼎盖山等几个岛礁出露海面。迨至唐宋时期,汕尾湾由于周围山坡在山洪冲激下流入的泥沙,以及在红海湾潮汐顶托下的贝沙,经过年深月久地合力作用,产生沧桑变化,地处现品清湖口的屿仔山、凤山、鼎盖山以及盐町头、牛头港等高埠地带逐渐堆积起沙丘。这片沙丘越积越广,横档在汕尾湾的出口,由是形成品清湖和屿仔岛、汕尾岛。屿仔岛因有淡水源具备生活条件,开始有渔民渡海到岛上搭起草寮进行捕鱼活动。此时,红海湾潮汐奔腾激荡,向东绕过凤山、屿仔岛通向品清湖。品清湖水则循龟山河奔向后径墟和下洋村边。将汕尾沙滩围绕成荒沙岛。海水冲激在现三马路(大街)一带的海滩上。二马路尚未露出海面。直到现在,海床遗迹犹可辨认(顺现凤照街、三马路南侧、车站沿出口禽仓至城内的一条沙陇线,即为当时的海岸线)。由于品清湖是一个避风条件良好的天然渔场,湖畔滩涂也是制盐生产的优良盐场,不仅引来大批省内外运盐的程船在此停靠,而且吸引大量的外籍流民和土著疍民前来生产和生活。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自东涌至龟山沿品清湖岸一带滩涂已被开辟成盐田。当地灶户煮海为盐,缴纳盐课。   

    宋末元初,在龟山河上源的新寮村已驻有戍守海防的官军,官军带来的家眷是这里最早的居民之一。建国后在新寮村附近发现的宋、明坟墓可以佐证这一史实。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新寮村民渡过龟山河,将汕尾岛凤山一带高埠开垦成耕地,种植农作物,并拥有其世袭的继承权。原停泊在龟山港的疍民渔船有时也会停泊凤山港湾,在品清湖周围进行渔业生产。而距汕尾港约3里许的后径墟,是清初以前附近各村赶集的商业中心,商民们在这里从事鱼,盐货物及农渔业生产工具的交易活动。村前的龟山河道宽阔水深,潮流急速,附近盐屿岛是龟山河出海口的一处荒岛。大货船从海面顺下洋(现下洋村)通过龟山河可直抵品清湖内龟山港,以后随着品清湖鱼盐业生产的发达和后径墟商业的逐日繁荣,各地百姓慕名而来定居者日多,遂逐步渡过龟山河向汕尾沙岛迁移,在沙岛海滩搭起草寮利用海边潮汐捕鱼。后来,海氛平靖,汕尾岛有龟山河这道天然屏障的阻挡,港汊纵横,疍舟出没,芦苇丛集,又常常成为海寇啸聚的地方。地处龟山河口左岸的坎下寨海防地理位置尤为重要,为了防备倭寇、海贼从洋面上进入龟山港,明朝官军开始驻防坎下寨。嘉靖三十八年出版的《海丰县志·海防图》开始标有坎下寨的地名。及至嘉靖四十年(1561),以杀倭寇功授把总职衔的陈聪建坎下寨,隶属于碣石卫。这是汕尾岛内排名前列座见诸县志记载有军队驻防的城寨。万历元年,官军招抚海寇林奇材等于坎下。明朝官军的驻防设守,使猖獗一时的倭寇和海盗不敢轻易前来骚扰。地方初具安定,加上鱼盐、航运便利的吸引,迁居坎下寨附近村庄者踵迹而至。

二、汕尾港形成时期

    明崇祯九年(1636),时任礼科都给事、总理天下粮饷的邑人叶高标鉴于汕尾地区为闽粤海道交通要隘,乃中外商船队必经之路,加上品清湖的鱼盐国课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税源。因此,向崇祯帝上奏疏,经御旨批准,由县知事李炫亲督,建筑坎下寨城。于翌年冬农历10月完工,城高1.4丈,周长285.7丈,马路宽0.85丈,垛口391个,东南门城楼二座配防炮78位。东、北两城门筑在小山岗上,西、南两城门属水门,与大海相连,小战船和渔船可进入城内驻泊。坎下寨城建成后,明廷派兵300名,陈聪统之,以守海口。并在对面海的大华山筑烽火台,海面若有洋贼进犯,如白天则放烟,夜晚则燃火发出警报,捷胜城、坎下城以及平海城都可望到。坎下城的筑成,扼住海船进入龟山港的要冲。在汕尾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填补长沙港至捷胜所的海防少有点,而且对汕尾港的形成起到了推动的作用。驻军眷属开始从其家乡迁居到坎下城北门山外的寨仔后居住,形成一个小村庄(现废墟犹在)。当时汕尾岛内的牛头港是品清湖内掇鸟船和捞虫習船的停泊港,附近后寮、盐町头、凤山、后澳等高埠开始有渔民搭寮聚居。从此,汕尾岛内逐渐成为县外移民的聚居地。

    坎下城地处龟山河出海口,与后径乡隔海对峙,海水奔腾激荡城墙,航道四通八达,船只外出南海北至漳夷江浙,南至广州琼崖,远至东南亚诸国;内溯品清湖可抵达捷胜城外的军船头(民群村),或入长沙湾过丽江抵达海丰县城,或从宋溪出大德港溯螺溪到东海滘,货运咸称便利。商人们将品清湖出产的原盐、蚶苗用船载往广州、漳州等地贩卖牟利,返航时又载回外地的布匹、百货等在坎下城、后径等处出售,获利颇丰。因此,坎下城和龟山港成为明代海丰的重要通商口岸之一。这时候龟山港港阔水深,成为疍民渔船和盐船避风停泊的良港。人口聚集,搭寮而居,这对汕尾港的形成也起到推动的作用。

    正当汕尾地区日渐繁荣之际,明皇朝却处于风雨飘摇之间。清顺治三年(1646)十二月,数万清兵从五坡岭攻占了海丰县城。清廷派来满清排名前列任海丰知县王候宠。但在海丰境内还存在着南明政权的残余势力及苏成、苏利的起义军。汕尾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各种势力凯觎争夺,顺治六年夏四月,坎下城守备李夔龙欲与据守在海丰县城的南明总兵薛进争衡,虑不敌薛进,即以坎寨献于苏利。使苏利的势力从甲子、碣石等处扩大到杨安、金锡二都。及至清康熙三年迁界,汕尾地区诸村落的人民俱被清兵驱之一空,房屋拆毁,渔船焚烧,盐漏崩溃,成为“虎狼窟穴”。这时期,局势动荡,兵荒马乱,全县人口顿减。从明崇祯未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全面复界以后,汕尾建港被拖延了整整四十多年。是年,清廷颁布与民生息的赋税政策,准许渔民出海捕鱼,流徙外地的百姓才纷纷返回汕尾地区重建家园。原家居福建、潮汕、甲子、碣石一带的渔民也接踵而来,人口骤增,后来者纷纷在凤山、后澳、牛头港及盐町头相隔的空地搭寮居住(现犹有后寮之地名)。于是,凤山、牛头港、盐町头等小村落始联成一片,商业、渔业及盐业比明末更趋旺盛。这时候,大规模的海上商船队频繁出入于汕尾等沿海海面,带动了汕尾进出口贸易业的兴起,程船、蚶苗船、商船等各种大小船只络绎不绝往来于广州、漳州;沿海经济极为活跃,成为国家税课的重要征收地。越四年,省藩司在建乌坎海关总口的同时,又在汕尾、甲子、鲘门等港设海关小口,对进出汕尾港的商船、程船、蚶苗船进行课税。其时,现海边路、大马路尚在海中,二马路是一片潮间带海滩,屿仔、凤山及对面海新港(相对于龟山老港故曰新港)一带成为各种帆船泊碇的优良港湾。世代居住在龟山港的疍家渔船因河道淤浅,开始迁到沙堤外的新港驻泊。

    自康熙二十二年以后,经过30多年的人口繁衍和开发,汕尾港开始见诸文字记载了。清道光刊本《粤海关志•卷五•口岸一》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粤海关设立后,于海丰县乌坎设置总口,征收进出港口商品货物的海关税。其中汕尾、甲子港设置正税口,碣石、湖东港设挂号小口,以及长沙、鲘门等港设置稽查口。均属乌坎总口管辖。

    乾隆版《海丰县志•兵防》载:“康熙五十六年,汕尾港牛脚川添设营房6间,拨兵22名防守”。此段文字不仅首次出现汕尾港的地名,而且记录了康熙五十六年(1717),两广都督杨琳率幕僚勘查汕尾港要塞,指示碣石卫左营驻军将整个海防线从坎下城扩展到对面海的战略要地上,拨款在牛脚川山上建置营房炮台,扼守汕尾港的出海口。县志《建置》又载:“巡检司(在)汕尾港(巡检一人,吏一人)。”乾隆十二年置立的《修整汕尾关帝庙前街碑记》云:“汕尾一镇,舟楫云屯,商旅雨集,亦海邑一大区会也。街巷纵横,節次修砌……”(注3)。雍正九年海陆丰分县的舆图上,也标有汕尾地名。并云:“海丰县……南五十里至汕尾海边。”从这张舆图上可看出:在金锡都辖下的南海滨上,汕尾港与后径墟、坎下城鼎足而立。附近又标有龟山盐田、汕尾讯、牛脚川炮台的地名。此时期,碣石镇右营守备林景率所部官兵驻守坎下城及汕尾港海防。从地图上可看出:在金锡都辖下的南海滨上,汕尾镇与后径墟、坎下城鼎足而立,附近又标有圭山盐田、汕尾汛、牛脚川炮台的地名。综上所述,可考证汕尾建港建镇以及命名的时间,应在清康熙廿四年至五十六年(1685—1717)这30年间建立。汕尾港的命名,则源于城内起至现凤照街止的一条沙陇线(古海岸线),当地有“红葫芦、沙坝尾”之谚语,即谓此沙陇线。汕尾港老市区因地处沙陇线末端,故称“沙尾”,谐音汕尾。

三、汕尾港发展时期

    自乾隆初年至民国廿二年(1735—1933),是汕尾港获得全面发展的时期,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汕尾港成为粤东著名的渔业港口、军事重镇、商业中心。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分述如下:

政治方面。清乾隆廿一年(1756),清廷有鉴于汕尾港为国课重地,且各种船只出入庞杂,人口流动性大,历来多强悍滋事之徒,社会治安很难控制。为此,重新设置海丰县丞(俗称左堂、秩正八品)一职。并拨款在汕尾西区兴建县丞堂署,特派县丞彭蠡到汕尾坐镇,以便就近征收港内渔盐赋税和弹压滋事民众。使汕尾港县丞堂署成为全国少有的官府机构。同时设置汕尾巡检司(俗称寨司官、秩从九品),负责沿途查缉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是年还在坎下城正式设立坎白场署,作为向海陆丰盐场及来往港口运输程船征收盐税的机构。至于康熙年间设立的粤海关汕尾正税口(至同治三年升级为汕尾海关),则负责征收出入港运输商品船只的关税。这些政府机构驻设在汕尾港内,各司其职,维护着当地行政税收、社会治安,一直相安无事。逮乎咸丰六年二月二十四日,归善三点会首领许礼生、翟火姑率起义军攻占十三城堡之后,又攻破县丞堂署,与当地民众放火焚烧、拆毁,以致县丞堂署片瓦无存。翌年,县丞潘之骏将堂署改建在东西社分界处(现共和街处)。清末,县丞堂署废置。

     军事方面。乾隆年间,驻守坎下城的碣石卫右营为防止洋贼和海匪从海面上进犯汕尾港,沿港内海滩建立海防线,设置十三座炮台镇守,主炮台设在五雷阵,统一指挥各个炮台的行动。海防线西起现渔民新村、汕尾中学,东止凤山山麓的虾槽脚、人民医院:连成一环,互为呼应,当地人民谓之“十三城堡”。并布防设置汕尾水汛、品清湖汛、南山炮台、汕尾塘兵等兵营。可见清廷对汕尾军事地位的重视程度,清嘉庆六年,洋匪贼船进犯汕美港,坎白场盐大使德瑛(满州人)购勇击退洋匪。咸丰四年 ( 1854 ) 夏七月,当地三点会首领颜世亮等攻占汕美炮台。咸丰六年二月,归善三点会首领许礼生率起义军从南岭直扑汕尾港,联合当地民众攻破汕美十三炮台之一的“五雷阵”炮台,逼使碣石镇总兵何芳放火自焚。清守军四、五百人一起覆没。鸦片战争以后,在满清投降主义的政策下,英美等国军舰、商舰自由出入靠泊,汕尾的军事位置已失去实际意义。民国初期,邑人粤军总司令陈炯明派钟景棠率一师粤军部队进驻汕尾港,并于坎下城创建全国排名前列家现代化武器兵工厂,派部下梁翰昭出任坎下城子弹厂厂长,开建坎下城至汕尾镇的城内路。陈曾经多次亲临坎下城视察。

    商业方面。道光初年,汕尾海关征收出口税的商品有:运往省城、闽浙和惠属各县的商品有虾干、虾米、螺干、海蜇皮、咸鱼等水产品,有黄糖(红糖)、白糖、咸肉、蒜头、萝卜干等农产品;运往香港的有鲜蛋、咸蛋、生猪、萝卜干等。汕尾海关征收进口税的商品有:从福建、潮州运来的新渔网、网浮等;从潮州以及本县公平运来的杉木、杂木、煤炭等;以及进出入汕尾港商船贩运的豆、麦、米、竹篾、草席、葵衣、麻皮等山货特产。还有大盐船运输出口的海陆丰盐场生产的盐包等。鸦片战争后,海禁解除,门户开放,“西洋”各国洋轮大规模出入粤东沿海港口。国内外资本开始涌入汕尾港。港内灯红酒绿,招牌林立,酒楼、宾馆、赌馆、妓院、鸦片馆等群起建立,呈现一片畸形的经济繁荣(“小香港”之称缘于此)。清嘉咸时期,一批生意眼光敏锐的潮汕商人开始注意到汕尾的商业地位,而接踵进入汕尾港经商,给财力不足的当地注入充足的资本,使汕尾商业经济顿形活跃。他们在汕尾设立潮州会馆,作为安排本邑商人作息和交流经济信息的场所。最早到达汕尾的潮商,为经营布业的曾丰盛,他根据汕尾航运发达的条件,经营进口洋布销往省内外各城市发了财。接着 “桂记”、“徐送合”、“东家”等10多家资本较雄厚的潮商接踵而至,经营的项目有:造船、渔具、水产品、百货、洋杂布等,并经营原盐、水产品和渔具等进出口贸易,由香港中转至日本、挪威及东南亚、南洋诸国。民国十二年,即陈炯明治粤时期,为汕尾港商业全盛时期,资本雄厚的潮商达100多户,大多为从事批发业务的“上盘行”,潮资左右整个汕尾港的商界,并几乎垄断了海陆丰城乡商品的流通市场。经营的项目和规模也比清末更为扩大。其中较大的商号,在汕尾、汕头、香港、广州、泉州、上海等商埠设立电讯局,实行联庄经营,以加强商业信息交流和业务联系。一些经营进出口业务的潮商如“泰记”、“裕兴”等商号,将海陆丰、紫金、惠阳、揭西、普宁、惠来等县生产的花生油、菜脯、荷兰豆、连藕、茨菇等土特产和沿海各港加工的玻璃尤、蚝豉、鲍鱼、鱼鳔等海珍品,集中到汕尾港转运出口香港、日本诸商埠。据统计,汕尾港每年输出原盐7.5万吨,蛋品1950吨,活鸡750吨,活猪1005吨,活牛780吨,水产品3.25万吨,花生油4.5吨,雨伞1600支,合计出口总额毫洋3000多万元。港内成兴街集中了汕尾所有出口蛋品的货栈。轮船欲开往香港之时,蛋行日夜装运不息,数蛋歌日夜不绝于耳;雨伞则远销至马来亚、逻罗、菲律宾、港澳等地。输入的货物以煤油、洋布等为主,还有白糖、火柴等日常用品,年进口额约1000万元;使汕尾港成为当时全省最著名的“出超”港之一。因此,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把汕尾港列为省内计划重点建设的重要商港和渔港之一。

    航运方面。汕尾港西距香港81海里,距广州179海里,东至汕头119海里;港域面积4.06平方公里,东西长约3.1公里,南北最宽处1.9公里,港内水深约20米,可停治5千吨位的轮船。清光绪以前,汕尾与香港等地的货运都是通过风航木船进行的。至1908年,以张济和、周彝飘为经理的济和轮船公司属下两艘人货两载的铁轮“海口”、“海江”号,首次开辟了通往香港的航线,将海丰出产的蛋品等土特产载运出口,又从香港运回洋货,每四天往返一次。以后又有“瑞丰”、“瑞益”等铁轮通航两地。而首航汕头港的铁轮为“金山”、“杭山”两艘铁轮,“大益”、“大有”、“吉安”等轮船继之。海洋铁轮的航运,使商品的流通量比木航船时代大幅度提高,从而加大汕尾港进出口货物的吞吐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民国初期,汕尾港货运码头有中山码头(现水运码头),以及对面海盐场集中坨两个一千吨的码头,轮船和程船可直接从码头启碇出发。当时,日本、英国等外国军舰时常在港内游曵,借机滋生事端。民国十年至十四年,国民党要员廖仲恺、莫纪彭、吴稚辉等人乘坐当时广东海军较大的军舰“永丰”舰(后称中山舰,吨位约5000吨)到达汕尾,或来视察,或来劝说陈炯明与孙中山和好(陈炯明下野后,除驻惠州外、常住海丰)。为此,他们络泽不绝于广州至汕尾之海途,可见汕尾港地位之重要。之后,长期通航香港诸埠的铁轮有“利昌”、“长安”、“祥发”等6艘客货两载轮船。全港出入口货物年吞吐量约达20万吨。航运的发达,使汕尾港充分发挥其进出口转运货物的枢纽作用,辐射东江至韩江中间地带各城乡的商品流通,成为粤东著名的主要贸易口岸之一。

    盐业方面。自乾隆廿一年在坎下城设置撖白场署以来,汕尾港的盐町头,盐酸角和龟山等乡的盐业更趋发达,生产的原盐既有火煎的熟盐,也有日晒(分晒沙和晒水两种)的生盐(此法在明嘉靖时期已开始应用)。每年产盐5949引,上缴省藩库的税银约3045两,占海丰县财政上解总额的60.7%。据民国《粤鹾月刊》载,民国十五年,坎白场产盐176万担,其中坐配盐99万担,纳税大洋3347两。汕尾港内有盐商裕泰堂,同德堂等盐商30余家,运载盐斤出口报关的程船有新德昌、广泰兴等40多家。盐业之盛,于斯可见。

    渔业方面。清乾嘉时期,正是拖网风帆渔船的兴盛时期,甲子、乌坎等港的渔民开始进入汕尾港与当地渔民合资造船捕鱼。光绪卅三年,又有广府属各县和粤西的合浦、阳江等外港渔船700多艘到汕尾渔场生产,满港云帆网樯,蔚为奇观。这时候龟山河道逐年淤浅,本港渔船大都迁到汕尾新港抛锚,仅余下100多艘渔船及盐船仍靠泊在龟山港。民国初年,正是汕尾渔业全盛时期,港内有渔行100余家,拥有100对鸟鵶、300艘虾船,70多对拖风船,加上外港流动渔船共达1000余艘。每年鱼获量7万余担,产值毫洋140多万元。当时汕尾港征收的税收,据曾任彭汉垣县长属下的财政出纳张培英老人回忆:民国十四年以前,每年汕尾港向县财政解缴的文武官规、鱼厘、脯厘等税款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

    工业方面。清道光廿二年(1842),广州制钓工人陈同到汕尾开设“聚栈号”制钓厂,传授制钓工艺,只能生产小型鱼钓。至同治九年(1870),惠阳盐州制钓工人在汕尾开设“广威号”制钓厂,开始生产大型鱼钓。不久,汕尾港就能批制造色泽光滑、钓牙锋利的优质鱼钓。并畅销省内,使一度垄断广东沿海的挪威鱼钓没有市场。1910年,是制钓业的全盛时期,全镇拥有100多位制钓工人,年产鱼钓24万支,远销挪威、日本诸国。制约工坊集中的地方被称为“打铁街”,名称犹传留至今。此外,制钉、制缆、制网,造船等手工业也很发达。民国九年,粤军师长钟景棠在汕尾炮台脚建造船牌厂。越二年,汕尾建造全县排名前列家火力发电厂。接着又开办火水制造厂、印刷作坊、制伞公司等,地方工业和手工业的发达程度,在当时全省各城镇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人口及市政建设方面。清咸丰六年以前,汕尾市区已从牛头港一带扩展到四方楼附近,并已有东、西社之分了。道光年间,汕尾人口增至8000人。自光绪卅三年起,外港渔船长期靠港生产。为方便照顾家庭,广府属外港渔民将家眷迁到汕尾港,多住在成兴街,遂在汕尾港长期定居。成兴街因大多是广府属外港渔民家眷居住,久而久之,被称为广府街。同时,为方便监管属下渔船的经营情况,每年均有来自香港、广州各处的头家(渔栏主)70多人长期驻在汕尾港,定期向所属渔船收帐。清末,汕尾人口已发展到1万余人,其中渔民5000人左右。现深海渔民,祖籍多为顺德、东莞、南海、番禺,宝安诸县。民国十四年,随着汕尾港外贸海运商品交易日益扩大,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着手开展港口建设,改良市政,扩建二马路、三马路,拓宽连接二、三马路的的成兴街、麻皮街以利交通。时任海丰县长的彭汉垣,汕尾市政局市长(镇长)彭泽,划定海旁一带拆除鱼寮杂物,建筑大马路,责令将妨碍马路建设的“十三城堡”拆毁,后因故未实行。至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县长郑里镇在县参议会提出“建筑汕尾大马路案”获得通过,然后派出县建设局工程师前往勘测,进行规划,由当地热心公益事业的商人,组织筑路委员会实施,使港口海旁沙滩终于成为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马路。同时拆建中巷口联兴街马路,由此汕尾港市井整然有序,面貌焕然一新,至今犹为老一辈人所称道。这时期,汕尾港口约2万人,其中渔民人口7000余人,多聚居在新港一带。

    自民国廿三年以后,汕尾港迭遭台风、大饥荒及日寇轰炸烧掠等灾难,商业萧条,人口锐减,渔港荡然,各项事业陡然逆转已无发展可言,加上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多方搜括,更使汕尾港处于奄奄一息状态……

新中国成立初期,渔盐业始得复苏和长足发展。汕尾港约有3万人口。港内有三条平行于海岸线的马路。即海滨大马路,为中山码头、搬运码头、水运码头、水产码头和省立汕尾水产学校所在地;二马路为主要的商业街,主要有国营百货公司、邮局、银行、水产公司、医院、电影院(大竹棚)和茶楼各1间。三马路有书店和私人经营的各类小商店。市内建筑有10多座二层楼,其余多为平房,较高建筑为三层楼建筑的云泉茶楼。汕尾是广东省的重要渔港之一。汕尾进出海丰县城须通过道山渡口,有轮渡摆渡。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私营利通公司的两部客货两用车,在渡口交换乘客,连接两地的交通。50年代中后期逐步过渡到公私合营、国营管理。成立海丰县汽车总站。1987年,为开发沿海经济区域,经国务院批准,汕尾镇升为地级市,使汕尾港进入一个少有的历史发展新时期。

八卦海丰,致力于打造本地较具影响力的生活新媒体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